在以產品為中心的時代,我們只需要有效地識別客戶需求,生產出相應的產品,就能夠被客戶接受,因為客戶沒得選擇。
在供過于求的時代,我們不僅要以客戶的需求為中心,還要審視競爭對手滿足客戶需求的情況,進而找到差異化的利基點,比競爭對手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。
所以,進行競爭對手分析的目的有兩個,一是分析競爭對手滿足客戶需求的情況,思考還有哪些需求沒有被滿足;二是學習競爭對手身上的優秀做法,通過對標來提高自身能力。
競爭對手分析可以從競爭對手的視角和客戶視角這兩方面入手。
1、競爭對手視角。
首先,可以從行業關鍵成功要素入手,通常大客戶營銷的關鍵成功要素有客戶關系、解決方案(技術)、商務、工程交付、運營服務、融資等。
技術方面可以分析工藝路線、核心設備選擇;客戶關系方面可以分析關鍵決策鏈、關系矩陣等;商務方面可以分析歷史價格、報價策略、項目定位、配置清單等;交付方面可以收集友商歷史交付情況。
其次,可以從市場格局入手,主要分析友商的市場份額,以及市場增長情況,可以具體到分產品的份額和增長情況。
最后,可以從資源投放入手,分析友商的資源投放情況,比如運作模式,派了幾個人打單,負責人的級別,以及在關鍵營銷活動方面的投入和頻次。
2、客戶視角。
站在客戶的視角,分析友商的供應商級別(普通供方、供應商、戰略供應商、合作伙伴),分析友商的政府關系及影響力,分析客戶對友商的滿意度情況(抱怨、投訴等)。
1、競爭態勢矩陣。
第一步分析本行業的關鍵成功要素,第二步明確各關鍵成功要素的權重(相對重要程度),第三步篩選競爭對手名單,第四步對各競爭對手進行打分(5分制),第五步加權得分,算出各友商的綜合競爭能力,從而確定主要競爭對手的能力強弱。
2、SWOT分析。
SWOT分析為什么可以作為競爭對手分析工具,主要原因在于,SWOT的優劣勢是相對競爭對手而言,其本身就帶有競爭對手的比較性質。
3、競爭戰略三角模型。
競爭戰略三角模型,以波特的低成本和差異化競爭戰略為一個角,以系統一體化戰略、用戶一體化戰略為另外兩個角。
競爭戰略三角模型,為我們提供了更加廣泛的競爭視角,波特的競爭戰略是產品經濟性為基礎的,要么追求低成本領先,要么追求差異化制勝,而三角模型告訴我們,可以以系統經濟性為競爭優勢,以用戶經濟性為競爭性。
系統經濟性是指通過業務互鎖,將競爭對手排除在外,比如用了蘋果的IOS系統,APP生態;用戶經濟性是指降低用戶的使用成本或提高用戶的價值,就是華為常講的幫助客戶成功。
4、雷達圖。
雷達圖、競爭態勢矩陣、SWOT分析,都離不開關鍵要素的提取,然后針對關鍵要素進行打分,而雷達圖只是一種形象的表達方式。
5、盈利模式分析。
通常盈利模式與業務模式是分不開的,不同的業務模式與有不同的盈利模型。
以上是關于競爭對手分析的相關介紹,供大家參考。
本文地址:http://teddymacelvis.com/newsview.asp?id=1355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